第六章 重回族学拜名师-《天罡地煞如意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两人一起走出庭院,张秉在张遂的搀扶下上了马车,张遂招呼一声老路,老路连忙牵着一匹栗色骏马上前,递上缰绳,张遂翻身上马,招呼一声,和张秉的马车一起迎着朝阳,向族学所在行去,老路则是骑着一批杂色地马匹,紧紧跟在张遂身边。

    张家的族学在昆州很有名气,主要还是因为有孟敦孟先生坐镇。族学的位置在城外张家的一处山地,位置还是孟先生所选,本来张家原来的族学之地在一处田庄,但孟先生觉得过于喧闹,就给上代族长建议搬到了君山脚下,背靠君山,面朝渭水,孟先生道:“背靠君山,能够提醒学子君子应以厚德载物;面临渭水,告诉学子上善若水,水利万物而不争,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。”

    也正是孟先生的一番努力,苦心经营,张家才能在十数年里不断有新的才俊脱颖而出,为张家的延续和壮大提供了充足的人才。张家掌权的一辈人都对孟先生礼敬有加,将孟先生尊为家族的最重要的客卿。

    中午时分,张遂一行人才到达族学之地。张遂望着族学的课堂,不禁又想起了自己荒唐的过往。

    不知道那些被他祸害过地族中子弟看到他这个混世魔王又来到族学,脸上会是些什么表情,估计很是精彩。张遂暗暗想着那种情景,不禁露出笑意。

    张遂和族老经过通报后,等了近一个时辰才见到了孟敦孟先生。这倒不是孟先生架子大,而是孟先生定下的规矩,如果是上课时间,是不允许私自会客,影响教学进度的,孟先生在治学方面严谨自律,凡事都讲究言传身教,定下的规矩都是以身作则,下面的其他教习和学子都是非常佩服的。

    张遂看着孟先生,此时的孟先生已经满头白发,脸上也是布满了皱纹,毕竟孟先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,只有那双眼睛,却没有一点浑浊,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。

    族老张秉小心地讲明来意,一边观察着孟先生的脸色,孟先生没有一丝的恼怒,听完他们的来意,笑着道:“我的学堂从不会拒绝任何一个希望上进的学生,更何况是一个曾被我看好的学生。虽然走了一些弯路,但最后还是证明我的眼光没有看错,你就应该是个读书的种子啊!”说完,笑呵呵地看着张遂,一副早在预料的神态。

    张遂上前,对着孟先生恭敬一礼,道:“小子年少无知,辜负了先生的教诲。一场大病让我醒悟曾今的荒唐之举,希望孟先生能够原谅小子年少轻狂,让小子能够重听您的教诲。”

    孟先生摆摆手道:“我没有怪罪你,我的入室弟子里,有的比你更加荒唐,最后还是能够走回正途,有一番成就。我也是很看好你的,我想问一句,你愿做我的弟子吗?”

    听到孟先生这话,张遂和族老都愣了,要知道,虽然孟先生担任张家族学的山长,但在族学里学习的子弟都只能算是他的学生,而“弟子”这一称呼的意义却是有着很大的不同。

    对于学生来说,孟先生是传授知识,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;而弟子则是有区别的,他们不光要学习孟先生的学识,更重要的还是要传承老师的知识和技能,拜入师门,与师傅结成异性亲人关系,也就是师傅将其视作异姓兄弟之子,徒儿将师傅视作伯父一般的关系,师傅有教导养育徒儿之责,而徒儿也有如同侍奉家中大伯一般侍奉师傅的义务,师徒同于家人,大家在一门之内。这样的徒儿可称弟子,取兄弟之子之意。

    愣了一会神之后,张秉反应过来,立马拉着张遂上前,按着张遂就要给孟先生行大礼,孟先生伸手拦住,道:“我虽有心收张遂为弟子,但也是有前提的,只有他达到了我的要求,才能正式入门,达不到要求的话,此事就作罢吧!”

    张遂忙问道:“先生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来,遂自当尽力而为。”

    孟先生笑着道:”不急不急,你先收拾行囊,搬来学院,先跟随我学习一段时间,我看你的表现再告诉你我的要求吧。”说完,孟先生就挥手让张遂退下去准备,转身走进了书房。
    第(2/3)页